查看原文
其他

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| 李烨:地域实践就是专注具体,脚踏实地

ECHO 回响之外 2023-11-10



 ©




回响之外 

李烨



“发现,是建筑实践的一种策略与方法。”瑞士建筑师雅克·赫尔佐格这样说:“以发现作为起点,需要去观察与感知,是感性美学;而探寻与发现的过程,让建筑师与此时、此地发生连接,并尽可能地了解与利用在地的已有之物。”


李烨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建筑师,在西南丰富的地域形态中做设计,人会变得更敏感。那些真实的草木、山川、风雨和人,让李烨意识到,这本就是设计该有的方式,发现此时此地,也是“时地建筑”在做的事。



△ 李烨 

时地建筑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


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及硕士、哈佛大学城市设计与建筑学硕士学位。2014年创立时地建筑工作室,扎根于气候、人文、材料等多样性的中国西部,基于对中国西南发展现状的深入观察,力图设计创造与当地环境性格相关联的建筑空间和文化。



我们和李烨从小石村项目相识,转眼已经一年多。这一年他变化不大,依然在专注研究西南,探索中国本土建筑,松弛有序地工作生活。李烨的工作室在成都二环一处叫“不知春斋”的空间里,这个名字是他太太起的,“不知春”是一款生长很慢的茶,要到夏天才发芽,很有自己的节奏,和成都这座城市很契合,和李烨很像。


尽管这个世界像钟摆一样摇摆,闹得人心惶惶焦躁不安,但人在动态中寻找自我是一种本能,面对任何一种变化,或许我们都可以淡定一些。


专注、具体是李烨对“真实世界”的解答,他现在只想聚焦当下,把手头每件事做好。李烨开玩笑说自己“有方向、没目标”,只要朝着那个方向,今天比昨天好一点,下一个更好一点,就这样坚持下去,10年20年之后可能会不一样。至于具体走向什么样,让它自然发生。



△ 隐藏在成都市区的时地建筑



回响之外 ECHO

李烨 LI YE






Q:说说你最新的乐山东林村文化中心项目吧。

李烨:当时东林村镇书记看了我们做的一些作品之后很有感触,希望在镇上也能有一个公共空间来容纳多样性的村民生活,与此同时,也要考虑本身的经济发展。


东林镇盛产柑橘,每年会有大量的橘子要卖,很有意思的是村书记需要站台去当主播,在网上直播去推广农产品。在这个文化中心里,需要有农产品的展示空间,还需要有直播间,很多综合性的功能都集中在一起。


我们研究了这个村子的地理结构,发现它所有的布局都是沿着一条主河道而展开,于是我们保留了人们对这种开放街巷的感知,建筑作为街巷的延伸,将东林村文化中心打造成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沿河长廊。这里24小时向村民敞开,晚上吃完饭遛弯儿,或者睡不着觉,都可以走到建筑的屋檐下坐一坐聊聊天。


它是真正具有公共性的,更村民化、更亲民化,整个建筑也是回应了四川当地的环境气候和文化,不论何时,人们都可以聚集在屋檐下,舒服自在地呆着,这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。



△ 东林村文化中心项目 © 存在建筑-建筑摄影



Q:你的很多本土实践项目都是先从解决公共空间开始的。

李烨:公共空间是现在非常缺乏的,在此之前公共空间很多是由传统的带有政治属性的政府广场,或者宗教寺庙而承载的。伴随着生活的迭代升级,这种真正社区化的公共性其实是缺失的。


我们在西南的本土实践,首先是希望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每个人可以去参与、有认同感的地方,大家可以在这里相遇、交流,可以解决当地生活和发展的实际需求。


比如很多空心化村镇,面临乡村留守儿童的问题,就需要有个地方集中去照顾孩子,还有老人,村里能在公共空间为他们提供看病、娱乐、陪伴等服务。所以不论是我们之前的小石村项目,还是东林村,核心就是为乡村重塑公共空间系统。


从外部视角来看,乡村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,所以建筑设计的开放性,是要让所有人使用,不同价值观、不同生活背景、不同语言的人都可以身处其中,这就是公共空间的意义,不轻易给人贴标签。



△ 龙门·柒村艺术设计中心 © DONG建筑影像



Q:村民会对你做的事情好奇吗?

李烨:我四川话听力不太好,很多时候我都是先和村书记聊,然后村书记再去和村民聊。当地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,我也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参与到建筑的营造中。我们常常被围观,但“被围观”这个事情本身就已经有公共性了。



Q:乡村给城市带来哪些启示?

李烨: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从自然中来的。在城市里,无论外界的价值观告诉你要挣多少钱,要穿多么漂亮的衣服,但当你回到自然之后,这一切都不重要了。回归到一个生命的状态,我想这就是乡村带给城市最重要的一种价值观念。



△ 李烨和村民



Q:面对一些生存困难时,比如限电,好像对乡村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。

李烨:很多现在城市推行的生活方式,其实乡村早就兼而有之了。比如节能,人们习惯在一种低能耗的环境下生存,吃穿用度都不浪费,所以没电就没有吧。再有就是共享,乡村也早就实现了,我今天缺什么,只要打声招呼,就可以去邻居家拿。它就是人类跟自然之间交互的一种本能。



Q:你如何看待乡村与城市的关系?

李烨: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不要把它们分开来看。如果要解决乡村问题,从城市中去寻找病根和解决方式,农产品卖不动,可能问题在城市的供需。而城市的问题也可能在乡村,比如教育医疗是不是过于集中。它们是一个整体,相互影响中,彼此都发生着转变,不论乡村还是城市居民,都需要在他生活的地方找到身份认同。



△ 乡村公厕 © DONG建筑影像



Q:中国西南是你建筑实践的主要阵地,这里独特的在地属性有哪些?地域研究是不是你拥抱真实世界的一种方式?

李烨:西南的气候、地貌、材料、人文都非常丰富,我们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的密切,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,在人与自然之间有一个半开放的模糊地带,建筑就承担了去连接这个地带的作用。


我理解的“地域”不是一个包罗的词汇就可以概括的,因为你一旦去概括,就会丢失很多的细节。比如我们常说的西南气候,一旦定义它是潮湿的,那它是什么程度的潮湿呢?


地域的视角是需要我们深入到具体之中,这个村落、这里的人,它所处的地理位置,他们对潮湿的感知,然后再去思考建筑要如何回应。



△ 西南地区自然风光



Q:屋檐是你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元素。

李烨:屋檐是我们事务所近期一直在研究的课题。从南到北,我们都会看到有屋檐的建筑,这是中国最普遍的一种建筑形式。


其实早在80年代,就有过一个关于“大屋顶还是方盒子”的讨论。当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形式上,大屋顶就是民族的,方盒子就是西方的,甚至掀起了一股“大屋顶热”,只要将建筑加上屋顶,它就具有本土精神了。


在我看来,屋顶代表的不是符号,而是实实在在具有它自己公共性的。它不应该在天上,应该在地上,回归土地,回归实际的用途,回归建筑的真实性。这样一个比较老的话题,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,去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意义。



△ 今年是李烨在小石村的第五年实践,“屋檐下”成为村民最喜欢的空间。

图1:小石村文化大院 © 直译建筑

图2:小石村五统一公共空间 © 存在建筑-建筑摄影

图3:小石村共享民宿 © DONG建筑影像



Q:当传统与当代融合时,“地域”是否可以成为我们去思考当代设计的一种方法论?

李烨:我们提到当代,这个词它本身就隐含了一种去除宏大叙事,一切从此时此地出发观察世界的视角。我们不能从天上去看这个世界,先有一个理念,然后给扔到地上来。想要把它实现,就要脚踏实地,自下而上去看实际发生了什么,身边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。


我想这才是地域作为方法的真实意义,不去讨论传统还是现代,我要去回应的就是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。此时此地,也是我们事务所“时地建筑”名字的含义。



Q:对西南地域的研究,是你在国外求学的时候已经确定,还是回到国内之后才确定的一个方向?

李烨:我出国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。虽然我是北方人,但小的时候家里种果树,那是属于我少年时的记忆,后来搬到城市的楼房里,这种跟自然的关系就随之就消失了,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想把这种美好的记忆重拾。在西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近,是很好的实践土壤。



△ 四川甘孜丹巴县雍仲自布德丹岭寺改扩建设计(效果图)



Q: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给你带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
李烨:出国之前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,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是什么样子。但其实在国外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,我最大的感触是,很多东西并没有所谓高低或前沿落后之分,关键是你能否把自己的经历、智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中。


我看到很多世界各地的建筑师、理论家、艺术家,给我影响最大的往往是那些最专注的,甚至最天真的人,他们能够排除杂念,纯净地把自己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上,哪怕这是一个很小的事,但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就很打动人。



Q:建筑师在创造理想和呈现真实的过程中,该如何把握?

李烨:我的理想也是呈现真实,它是一码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建筑师会扮演两个角色:前半程像医生,要为这个项目去看病,然后找到解药。后半程更像导演,我们要协调资金方、施工方、运营者,从而实现设计的价值。



△ 施工中的赣州峰山村百美驿站



Q:你如何培养自己的敏锐度和感知力?

李烨:“专注”很重要,不要让大脑里充满各式各样的信息,就像拳头攥很紧,其实什么也抓不住,第一步一定是手要放松下来,然后在那一瞬间才能去发力。感知力从松弛中而来,但它不是散漫。


大城市生活的人习惯紧张,不知道该如何松弛。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,健身也好,旅行也好,都可以,我的方式就是喝茶。所以说一个设计师想把设计做好,就不能996。学会放手,就能松弛,自然就专注了。



△ 杭州数字农业运营中心 © 吕晓斌



Q:在你看来永远无法被数字化替代的是什么?

李烨:永远无法被数字替代的是想象力。如果拿已知去回答未知,这样就只能在人类有限的知识中去选择。无论是科学家、艺术家,还是我们这些建筑师,都是要去提出未知的一群人。


人工智能再强大,也只能在已知的一万个知识里去排列组合,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,尤其是创作者,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去提出一万零一。



Q:怎么去平衡线上和线下生活之间的关系?

李烨:网络生活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,那就看怎样把它用得更好。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,如果能把它用好,8个小时的工作浓缩在6小时就完成了,剩余2小时就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。


科技的发展一定是双向的,虚拟世界越来越多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时,身边重视真实体验的线下场所和活动也会越来越多。这两件事不矛盾,是可以相互支撑的,所以我不会很悲观,反而我觉得还挺有希望的。其实也不用刻意担心什么,可能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找到一种解决方式。



△ 时地建筑团队采风游学



 ©



特别策划|回响编辑部

平面设计 | 王津、俊儿  排版 | 侯雨

图片提供 | 时地建筑

监制 | JAY

新媒体运营 | JEAN

品牌运营 | 子溪、侯雨




 往期精彩回顾 



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| 曹云:艺术就是我,艺术就是劳作


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| 设计突围,把地域作为方法


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| 爱上这个世界,用整个身体


 ©


扫码添加「回响之外」编辑部官方微信

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